艺术是消磨斗志的。随着对传统书法认识的加深,在艰难地决择自己的书法还是应走传统路线后,总是喜欢一个人呆在书房,对着二王的碑帖静静临习,在枯燥的时候再临临白蕉的书法作品愉悦一下心情。一个明式酸枝笔架,一支并不算昂贵的羊毫或狼毫,一块墨锭,三两方端砚,一叠元书纸,几本字帖,构成一幅冷调的美图,在喧嚣的环境中让人回归一刻的恬静。   不敢说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消亡,但现代都市人还有多少人对传统文化有深刻认识?网络上吼书、射书...,竟然还有网友呼吁要包容,以丑为美。曾在网络上看过一件小事,一书法爱好者带着一墨砚在火车安检中受阻,安检人员说是石头会发出金属...

阅读全文...

整衣端坐,大小腿皆放平,凝神闭目,左右手交叉抵住丹田,稍定神,呼吸各七次,闭目会神,以舌尖轻抵上腭,用意想我周身之气聚在心上结成一圆球,复用意想此球由心上走至喉咙,又走至口,又至口外人中,继至鼻准,至山根,至印堂,至顶心,至脑后,至脊梁,以次至脊骨各节,至尾闾,至肾根,绕至左大腿,至膝至三星(疑为:里)穴,至足大指二指三指四指五指,折至涌泉,至足根,由足根至里[月骨](疑为: 踝)又绕至里上腿,至肾根,再至右大腿(以后次序与左腿同)仍回至肾根,向上至丹田,肚脐,前胸,外至左膀左腕左大指二指三指四指五指,由五指折至里腕里膀,由里膀至前胸,由前胸至右外...

阅读全文...

清末经学大师俞樾,他的医学和气功造诣很高。50岁时,已经“精力颓唐,读书未修卷,辄厌倦。今日置一物,明日便忘记。有生客来与久坐,遂忘其姓名。”此后,饮食习以淡泊,坚持经常练功,可达“半日内静坐,不识此是何地,吾是何人”的境界,故在50岁至80岁辍笔止,撰写传世力作又四百卷。并在杭州传经精舍,湖州龙湖书院主讲30余年,享受86岁。海内推为“一代经师”,在日本象鉴法师一样被尊称为“东亚唯一的宗师”。其《枕上三字诀》一卷,系统论述气功,着重阐述了“塑、锁、梳”三法的具体操作要求,并指出其明显的安眠作用。俞樾50岁时即已衰翁,在而后30年中能有此成功,实可...

阅读全文...